昌平推动回迁社区向城市化转变
资产经营起来 活动组织起来 支部作用强化起来
站在回龙观龙禧三街向北望去,红白相间的楼宇错落有致,回迁社区北店嘉园社区就坐落在这里。往南步行不到一刻钟,回龙观西大街上,“北店时代广场”的牌匾赫然醒目,这是回龙观地区很大的商业综合体。
“真没想到,我们住进了宽敞的楼房,还成了分红的股东。”71岁的居民苏秀兰短短几句话里,却折射出一段回迁社区党支部带领拆迁村快速发展的故事。
资产经营起来 村民有了“双金”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回龙观建设规模巨大的文化居住区,黄土北店村的命运随之改写。2001年,该村开始整体拆迁。
拆迁初期,部分村民认为,拆迁是农民翻身的好机会,党支部应该分了2亿多拆迁款。“不能吃了祖宗,坑了子孙!这钱绝对不能分!”时任黄土北店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玉增和党支部成员顶住压力说服村民。&ldq专治癫癫uo;这2亿多将来有大用处,咱要盖商业楼,让‘钱生钱’!”
2004年,9.2万平方米的商业楼开始奠基。同年11月,回迁上楼的北店嘉园社区开始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07年,改革顺利完成。在党支部领导下,社区将产权股份量化,符合条件的原黄土北店村村民分股到人,真正实现了资产变股权。
2007年9月29日,北店时代广场正式开业,当年,村专治癫痫医院民就拿到了分红,这在当时的昌平可算是“独一份”。村民也一改之前的看法:“拆迁款盖了时代广场,我们成了股东,分红逐年递增,股权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苏秀兰算过一笔收益对比账,以前,她辛苦劳作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她有了“双金”,退休金每月2000元,年底股金分红1.5万元。
活动组织起来 人和思想齐“上楼”
苏秀兰说,以前,像她这样年纪的人还得下地干活儿。如今,她每天往小区广场一坐,聊聊天、跳跳舞,幸福指数蹭蹭上涨。
幸福生活让人羡慕,可刚搬到楼上时,苏秀兰并不适应。“一家一户自由惯了,楼房的单元门突然把人给拘束起来了。”为了排解心病,苏秀兰几乎天天往社区党支部跑。原来,为了纾解居民乡愁,改变他们思想“未上楼”的状况,北店嘉园社区党支部成立了各种文体队,组织各式各样的比赛和活动,不仅原来的北店人可以参加,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居民也可以共享资源。
“党支部还建了博物馆,让我们想家的时候去看看。”记者来到苏秀兰口中的北店嘉园社区村史博物馆,看到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治癫痫医院排列着照片。“拆迁之前,老书记让每家留了3张照片,这面墙共有600多户居民家的照片。”现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俊峰说,希望通过这些照片,留住乡愁,让大家伙儿有个念想。
支部作用强化起来 凝心聚力谋发展
对于老居民,社区党支部要纾解乡愁;对于年轻居民,社区党支部则要延续乡情。
培养年轻党员干部是社区党支部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自1983年成为村党支部委员,陈国强见证了几任领导班子的治疗癫痫去哪里好变化。他笑言,自己要为年轻党员掌舵护航,确保社区党支部后继有人,让北店嘉园社区延续发展。
通过多年的探索,北店嘉园社区形成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物业公司和股份合作社共同参与管理的“四方议事”工作格局,四套班子成员都是党员,“当好服务者,才能更好地成为享受者。”刘俊峰说,这是党支部带领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要凝聚大家的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拆迁开始摸索出路,到如今居民安居乐业,北店嘉园社区党支部主动转型,带领居民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黄土北店村到北店嘉园社区,从土里刨食到当上股东,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土地资产变股权,新型的产权关系促进村民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黄土北店村是昌平区城市化进程中村庄变化的一个缩影。”区委书记侯君舒表示,“作为首都的城市发展新区,昌平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了很多传统农村因拆迁变身的新社区,上楼‘新居民’随着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通过盘活资产、丰富活动、发挥支部作用解决了发展问题、思想问题和向心力的问题,逐渐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回迁社区城市化的新路子。”
文/ 赵倩玉